一号煤矿:琢“璞玉”为“宝玉” 育“青苗”成“大树”
发布时间:2022-05-25 18:03:09 来源: 作者:倪小红 点击:

智慧煤矿建设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支撑,在推动智能矿井的征程中,一号煤矿把高技能青年人才培养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青年人才培养新路径、新模式,千方百计为其成长成才搭建舞台,琢“璞玉”为“宝玉”,育“青苗”成“大树”,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人才支撑。

创新“育”的载体,增添人人成才“动力源”

走进一号煤矿机修车间实训基地,陕西省“首席技师”李东升正在给几名电工就检修真空电磁启动器的原理和检修技巧进行有针对性地授课,围坐在一起吃“小灶”的职工们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课,认真做着课堂笔记。

机修车间实训基地只是该矿为技能提升搭建的众多平台之一。该矿根据职工专业特点和现实需求,先后建立了劳模创新创效工作室、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四级培训站和井下实训基地,去年,随着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该矿建设并投运了集智能管控云平台、基于动态地质模型大数据融合迭代规划控制策略的智能开采技术等12个系统的智能矿井实训基地,搭建“创客空间”“创客联盟”等多个技术创新孵化平台,加快技术能手的培养从“1”到“1+1”、“1+N”的裂变。

在做好“育”字文章同时,紧抓“人才”这一关键生产力,持续在“育才聚智”上做足文章。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将懂技术、有经验的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创新达人”、“草根专家”们请上讲台当老师,为职工讲技术、传经验,通过“内培外训”和“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抓好技能人才的培训。针对新入矿高校毕业生,制定人才培养路线图,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人才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参加不同层面的学习深造,拓展业务知识,提升技术水平。

搭建施展拳脚的舞台,厚植人人成才“沃土”

伴随着闪烁的弧光和飞溅的焊花,机修车间电焊工吴阳左手执面罩、右手握焊枪,像艺术家一样挥洒自如,完成了高难度的焊接工艺……凭着这手绝活,他一举拿下一号煤矿第八届技能大赛比武电焊工状元,领到了10000元的奖金。

人才是强企之基,立矿之本。为了激发了全体职工钻研业务、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矿井技术力量,日前一号煤矿举办了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奖励最重的第八届职工技能大赛,集中检阅了职工精神风貌、技术水平,为职工的知识更新、能力提升、素质提高,提供广阔舞台。

以技能竞赛为载体,坚持常态化开展三小一练、职工技能大赛、职工技术比武、岗位达标等,为爱游戏AYX官网优秀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同时持续深化“双创”工作,注重科技成果转换,定期开展全员创新成果评比,对科技含量高、产生效益大、推广价值高的成果原创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在为他们发“红包”的同时,还将他们纳入领导干部和后备领导的“人才库”,让技能之才、实干之才、创新之才奋斗有舞台、表现有机会、努力有回报。

做好“用”的文章,打造人人成才“新引擎”

近几年,一号煤矿的干部队伍建设刮起一阵青春风暴,不少85后、90后的年轻人进入管理干部岗位。其中,工作成绩突出、踏实进取的陈博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91年出生的陈博,2014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还是一名普通的矿工。短短的8年,他通过专项竞赛、民主推荐、岗位竞聘等方式成为了掘进三队队长。

“机会眷顾有心人,这是奋进者的舞台,只要你有责任、敢担当、肯付出,就一定有干事创业的用武之地。”该矿矿长薛国华这样说。

在一号煤矿,像陈博一样的幸运儿还有很多很多。90后“全国建功立业优秀大学生”成飞,“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共青团员”索王博………一大批青年干部已成为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奋进者的征程中放手拼搏、成就自我。

持续在“人才兴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种管理办法。该矿全面推行公开竞聘,实行管理干部末位淘汰,组织对管理人员民主测评,结合从事岗位开展全方位分析等,挖掘出有激情、有想法、有干劲的优秀年轻干部,把合适的人,放到适合的岗位上,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情,在矿营造出“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虚心学习群众,真心联系群众,扎根基层、崇尚实干、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不断激活人才成长的一池春水,积蓄了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倪小红)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爱游戏AYX官网(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邮编:727307 技术支持:黄陵矿业信息中心
Copyright(C)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mail:txzx@hlkyjt.com.cn

陕公网安备 61063202000102号   陕ICP备案05006082号-1